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演讲稿

- 相关推荐
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关爱孤独稿成长演讲稿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症儿要求情感真实,成长尊重观众。演讲在日新月异的关爱孤独稿现代社会中,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症儿作用越来越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成长演讲稿吧!下面是演讲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关爱孤独稿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症儿朋友。
各位新老朋友:
大家好!成长我是演讲刘晓昂的母亲,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关爱孤独稿面对熟悉的症儿极地馆,熟悉的成长小海豚,更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溢满关爱的氛围,故地重来,此刻的心情无以言表,仅代表有幸参加这次“快乐小海豚”活动的孩子的家长说一声“谢谢”!谢谢快乐小海豚活动的三方组织单位:圣亚海洋世界、大连心理医院和大连电视台!谢谢为孩子们无私奉献的驯养师,心理医生、媒体的朋友、到场及没到场的关注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的所有人!所有能够接纳和宽容孤独儿童行为的人!
象所有孤独症患儿家庭一样,我们也经历了十月怀胎的期待、初为人父母的喜悦,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幸福感、自豪感,直到发现孩子和其他孩子有差异时的怀疑、恐惧、痛苦心理过程。在多年的康复训练中不断燃起希望,然后又被失望、甚至绝望打败,多年的奔波,很多时候感觉身心疲惫。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但是,长大的只是身体,心里什么也没有,除了对此时此刻的满足不满足表达情绪外,无所谓的爱恨情愁,是是非非,看不懂别人对她的表情。曾经在深夜睡不着时和孩子的爸爸说,“算了,我们几个一起死了吧,一了百了,早晚我们都是死不瞑目”。但是,看着躺在臂弯里,美美的睡着的孩子,表情踏实、安静。最后,我们都哭了。是啊,孩子没有罪过,是我们把她带到这个世界里,她是清澈透底的,也许渲泄情感过后,她满眼看到的全是美丽,这就是星星的孩子吧。她不懂这是自己的不幸,她是幸福的,不幸福的是我们,她没有享受够这一切,我们怎么能去剥夺她生存的权力?是我们要把这世界的生存法则给她,那我们就坚持吧。
两年后又来到这里时,还是有些让人欣慰的事,这次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比上次见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女儿也有一些进步,相比上次活动时,她表达能力也有了改善,能简单进行一些沟通了。我们每天把她的表现写在黑板上,“刘晓昂今天闹人,大哭,很不听话,表现非常不好,爸爸妈妈很生气”、“今天晓昂抢小朋友的东西吃,很不文明”,她自己能读下来了。前段时间,我们在网上听到佳佳小朋友读书的音频,感觉也很振奋。孩子们都在进步,就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事啊,大家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上次的“快乐小海豚”活动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女儿喜欢玩面团,用面团去捏一些简单的图形或者摆成汉字,她最先摆成的字就是“圣亚”,看我上网时会跟我上qq空间里去看照片,会跟我说,“去电脑上摸小乐叔叔和海豚”、“上电脑去摸梁芳阿姨”。参加过“快乐小海豚”活动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不单是孩子,我们家长在这样活动中,都感觉进行了一次心理的修复过程,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感觉身心释然。有人说,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是“带着蜗牛散步”,蜗牛走的虽然慢,但只要它在向前爬,也是前进,让我们带着希望陪他们走吧,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孩子给予关注和帮助,有大家的支持和关爱,我们更不会放弃!
最后,我想起女儿喜欢的那句唱的跑调的歌词———有爱相伴,不会孤单!
谢谢大家,谢谢小海豚!
相关文章
揭秘:为何相亲女难以约见,是否暗示情感无望?以探真相与机遇!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相亲已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社交方式。许多单身男女通过相亲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当你满怀期待地想要与相亲对象见面,却屡屡被拒绝,你是否会心生疑惑:无法成功见面,是否就意味着你已经出局了呢2025-04-03- 在恋爱关系中,面对男朋友占有欲和控制欲过强的情况,许多女性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这种情况不仅会给她们带来心理压力,还可能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由。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策略,帮助应对男朋友过度的占有欲和控2025-04-03
- 吵架是情侣之间难免会遇到的问题,而在吵架后如何恰当地哄女友则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方式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吵架后恰当地哄女友。1. 冷静下来在吵架过程中,双2025-04-03
- 青蛙效应也叫惰性自杀效应,指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长期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往往会忽略周遭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只能坐以待毙。2025-04-03
- 恋爱中,争执是不可避免的。当双方情绪激动时,容易出口伤人,造成尴尬。身为男友,我们有责任化解这种尴尬,安抚女友。那么,如何有效地哄女友,化解争执的尴尬呢?下面提供几个方法。保持冷静。当女友情绪激动时,2025-04-03
- 分心,是指注意力离开当前必要的活动而转到与活动无关的客体上去。它是消极的注意,完全不同于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表现为一个人不能较长久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事物或活动上,而是经常不断地变换注意的客体。在2025-04-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