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人际关系

什么是敲警钟效应?

发布时间:2025-04-04 19:31:40 作者:owk 点击:9 【 字体:

在说服过程中,什敲信息可以通过引发人们的警钟恐惧情绪起作用,称为“敲警钟效应”或“唤起恐惧效应”。什敲心理学家贾尼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警钟一次实验表明,引起不同程度恐惧的什敲材料最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这次实验中,警钟讲授者以注意口腔卫生、什敲养成刷牙习惯为内容,警钟在劝说中设计了重度、什敲中度、警钟轻度三种引起恐惧的什敲材料。在重度恐惧材料中,警钟主持人不仅极力强调牙病的什敲痛苦和对身体的危害,出示了齿槽溃烂的警钟彩色图片,并强烈暗示“如不刷牙,什敲你也会变成这样”;在中度恐惧材料中,除较平淡地陈述事实外,使用了黑白图片;而在轻度恐惧材料中,则使用了轻微牙病的X光片。结果是反常识的——轻度恐惧组的被试行为改变度远远超过高、中两个恐惧组的被试。后来,罗杰斯和梅伯恩提出,恐惧唤起是否有效地产生态度改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三因素是事件的有害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处理的有效性。只有在让人们意识到威胁的严重性、可能性的同时,告诉他们一个解决的方法,那么唤起恐惧心理的信息才会更加有效。

  敲警钟效应的例子

(一)学校教育

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亦是如此,老师和家长应该利用实际的且有可能发生的不良结果来发挥“敲警钟效应”。例如,对于一个平时学习成绩稳定在一本线左右的高中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强调不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一方面会错失绝佳的证明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会错失未来与更优秀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同时,创造机会参观其理想中的学府,共同探讨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同时给予适合他的提分路径和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性恐吓提醒,且不给予任何建设性意见,比如考不上大学人生就没有意义、学习是成功的唯一路径等违背现代教育观和成才观的说法。“敲警钟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需要教师把握一定的“度”,避免出现使用过度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现象。

(二)婚恋家庭

要转化伴侣的身上一些不喜欢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利用“敲警钟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例如,恋爱期的双方,一方如果经常“断联”,另一方也可以来一次时间不长的“失踪”,让伴侣知道“断联”对于你的伤害和对你们关系所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危害,并一起商量出合适的联系方式与时间。长久爱恋本身就是对于人性的挑战,适当唤醒失去爱人的恐惧,使伴侣平静、反思自己。在成功的婚姻中爱情、物质固然重要,而适当、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更是恋爱和婚姻中的黏合剂,使爱情更加坚固、忠诚。但是,“敲警钟效应”并不是婚恋关系中解决问题的首选,不少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充满温情的沟通来解决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优先使用

“好心情效应”。

(三)人际交往

有个段子,小伙子给老人让座,老人问:“小伙子多大了,结婚没?”

小伙子答道:“27了,还没结婚呢。”

老人讽刺道:“唉,27了哟,我儿子早换保时捷了,你还在一个人挤地铁,真可怜。”

小伙子反讽道:“我爸早开上他儿子给买的车了,您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要挤地铁,碰上心善的年轻人还能有人让个座,碰不到不得一路站着?真可怜。”

老人不再说话,周围人一笑而过。

人际交往的边界与原则因人而异,当感觉自己的边界与原则被对方有意无意地打破时,我们要学会利用“敲警钟效应”来维护自己。我们要学会善意地提醒他人“此路不通”,让他们绕道行驶,过程中处理得当,反而会被别人欣赏和钦佩。人际交往中,当你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大多数人都会尊重你的边界与原则。

(四)单位工作

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工作考核上都有一套严格的奖惩机制,惩罚不是目的,修正员工行为才是目的,本质上依旧是“敲警钟效应”。希望利用惩罚让员工意识到其行为对于公司和个人的危害,减少有害行为。例如,外卖行业刚刚在国内兴起时,外卖员供不应求,送餐准时度难以保证,送餐态度恶劣,客户投诉很多。通过罚款的惩罚方式常常引发集体罢工,导致平台运营困难。为了解决高投诉的问题,外卖平台不罚钱,而是停止外卖员接单,处罚写检讨。大多数外卖员写检讨还是很费时间的,而时间又和他们的工资息息相关,于是外卖员的工作态度逐渐产生了变化。这种惩罚方式变化引起的结果改善,揭示了行为的有害性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规范员工行为。由此可见,“警钟”的设置需要管理者慎重考虑,要结合实际情况,既不可惩罚过重,也不可轻轻放过,这样不仅达不到“敲警钟”的实际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敲警钟效应的启示

启示1:生活需要适度恐惧

当恐惧被唤起后,因为警觉和害怕,人的本性会让其作出避免所恐惧的事情发生的反应。自身的恐惧使其态度、行为朝着避免恐惧的方向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自身想要的结果。大部分情况下,引起恐惧心理的严重程度与是否进行态度改变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中等强度的恐惧心理最能引起态度改变,太低或太高都不能引起很好的态度改变。太低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太高会使人觉得不可信。

启示2:面对严重恐惧,需要指明出路

事件严重的危害性和发生的极大可能性有时会同时并存,这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极其重要。例如,艾滋病对健康危害严重,某些不健康的行为后感染可能性极大,因此广泛宣传防范措施让艾滋病得到了控制。当人们害怕的事情可以避免,人们往往愿意做出改变。但如果不给恐惧者“指明出路”,巨大的恐惧会吞噬他们,让他们困在无助的深井中,恐惧者甚至会因为太过恐惧而放弃自己。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女友生气的原因解析与应对方法:为何女朋友会发脾气?

女友生气的原因解析与应对方法:为何女朋友会发脾气?
一、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期望,当这些期望未能实现时,女朋友可能会感到失望。例如,她可能期望你更关心她的感受和需求,但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可能会引发她的不满情绪。对此, ...

早恋心理咨询:孩子早恋父母需要知道的处理方式

早恋心理咨询:孩子早恋父母需要知道的处理方式
导读早恋是指青少年在未成年时期开始谈恋爱,通常出现在中学阶段。早恋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被情感的波动所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地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

孩子学习困难如何用心理学对症下药?

孩子学习困难如何用心理学对症下药?
导读孩子学习困难如何用心理学对症下药?孩子学习困难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合理的心理学方式来对症下药。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孩子学习困难的根源——可能是...孩子学习困难如 ...

早恋心理咨询:孩子早恋父母需要知道的处理方式

早恋心理咨询:孩子早恋父母需要知道的处理方式
导读早恋是指青少年在未成年时期开始谈恋爱,通常出现在中学阶段。早恋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被情感的波动所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地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

十二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办

十二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办
十二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办 十二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办?十二岁的女女孩不想上学,做为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骂,甚至动手打女孩,应 ...

分离焦虑的孩子心里到底想要什么

分离焦虑的孩子心里到底想要什么
导读孩子的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通常发生在孩子与父母分离时,比如去幼儿园、学校或外出旅行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害怕、不安和不舒服,他们会表现出哭闹、拒绝离开父母或担心父母不会回来等行为 ...

挽回了女朋友(成功挽回女友,让爱情重燃!)

挽回了女朋友(成功挽回女友,让爱情重燃!)
导读失落的感觉当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女友的时候,我感到一阵无比的绝望。我们的关系近来变得越来越紧张,争吵不断,直到有一天她告诉我她需要一些时间思考清楚我们是否应该分手。起初我并不相信,觉得这只是一时的 ...

熟悉青少年心理,孩子学习不自觉,可能是你破坏了他的内驱力

熟悉青少年心理,孩子学习不自觉,可能是你破坏了他的内驱力
导读孩子上学之后,让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是孩子学习不自觉。孩子放学了不知道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磨磨蹭蹭,不知道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说得多了,孩子还会不耐烦,甚至故意和...孩子上学之后,让很多家长苦恼 ...

深圳媒体采访破镜重圆公司

深圳媒体采访破镜重圆公司
您听说过电影《分手大师》并不出奇,但您听说过“反分手大师”吗?近年来,随着“小三劝退”业务规模日渐扩大,“反分手大师”,或者称之为“小三劝退师”的职业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行 ...

孩子什么问题最让家长焦虑

孩子什么问题最让家长焦虑
导读孩子问题最让家长焦虑的问题,我认为是孩子的健康问题。孩子的健康问题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的健康不仅关乎孩子的生命,还关乎孩子的未来。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疾病问题,特别是孩子的慢性疾 ...

初中生玩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父母应该怎么办?

初中生玩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父母应该怎么办?
导读初中生玩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父母应该怎么办?当今社会,网络游戏和移动应用游戏已变得越来越流行,但是一些初中生开始沉迷于游戏,有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会造成...初中生玩游戏成瘾是 ...

早恋心理咨询:孩子早恋父母需要知道的处理方式

早恋心理咨询:孩子早恋父母需要知道的处理方式
导读早恋是指青少年在未成年时期开始谈恋爱,通常出现在中学阶段。早恋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被情感的波动所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地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
返回顶部